加入書籤: MyShare HemiDemi Del.icio.us furl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technorati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不同宗教對人工流產/性愛的態度

非預期懷孕的問題,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婚姻狀況、國籍的女姓身上,其不僅是身體的變化同時也帶來心理衝擊,如果已懷孕者而不想奉兒子之命結緍者或不想那麼早就有孩子的話,只有依據優生保健第九條第一項第六款施行人工流產,然各宗教對人工流產各有不同的看法,在六月份的『諮詢第一線--性教育及非預期懷專業人員培訓』,我們邀請了關心此議題的專家學者進行分享,茲將基督教、天主教、民間信仰等對人工流產/性愛的態度摘要,分述如下:

天主教對墮胎/性愛的態度

主講人: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 鄒逸蘭秘書長

鄒修女首先從天主教教理切入,說明天主教對於墮胎及性愛的態度;其次再以關懷者的角度,分享其對人工流產的想法。

天主教和基督教最大的不同在於,基督徒熟讀聖經,而天主教徒除了熟讀聖經之外,教會傳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ㄧ般人都將天主教視為大一統且有標準說法,事實上在天主教會中,神哲學家間是可以有很多辯論的;天主教關於墮胎的相關說法是第五誡的不可殺人,意思是「人生命的神聖」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一開始就由天主的創造行動,造物主是人生命的唯一宗向,所以從生命的開始到生命的終結,任何情況之下沒有人可以聲稱自己擁有直接毀滅神所創的生命權力。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發生前陣子新聞中天主教會將受性侵害九歲女童、其父母親,以及協助施行墮胎之醫師逐出教會的情形。

教會在強調天主教反對墮胎的立場是毫無妥協的,教宗在生命福音通諭中對墮胎的聲明,在教會裡沒有神學家反對,教會許可自由討論胚胎是人這件事情,並不禁止教友有不同的主張,因為「胚胎是人」是哲學討論,所以到現在還是會一直聽到不同的討論。但是,雖然說這是哲學討論,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是還是會禁止墮胎;還是會相信生命的開始就不可以隨隨便便的對待,所以不管胚胎是不是人的位格哲學問題,兩者間並沒有因果關係。

教宗若望保羅二世曾經隆重的宣示說,「我聲明直接墮胎,就是以墮胎為目的或是達到目的的方法作為嚴重的倫理錯亂」;教會文件上墮胎的明確定義,第58節說人工墮胎是故意且是直接的殺死一個生存初期的人,human being。這初期是指受孕期到出生,那他用human being沒有用person這個字來稱呼生存初期的人,這幾個字很準確嚴謹的誡說意義不同;那胚胎是人最有爭議的不是說embryo,而是指受精卵,也就是說「結核子到底是不是人?」

對胚胎的誡說也不一致,在哲學上的定義是不太一樣的,那純學術的探索其實大於解決墮胎的問題,一般人不太需介入那麼深,除非我們真的對哲學了解的那麼細。實際上,天主教的訓導權對靈魂何時進入,並沒有做出明確的決定性的判斷;教廷文告,其實有不同等級的神學權威,並非所有都是一字字絕不能變。在天主教的規矩中,可以分成通諭、訓令、聲明,並非所有都具有相同的效力。

通諭,是教宗不能錯誤的承認,這個是在很少、特別大與教義有關的事情上才會用到。訓令,稱為真正的訓導權,原則上是說應該尊敬的接受教宗的訓導,真誠的附和他的論斷;可是,如果說你經過很仔細很慎重很客觀很冷靜的考慮研究後,就是覺得不能完全附和的時候後,那還是以良心做最高的準則。像這樣子並沒有從教會中開除,在現今教會裡有這樣子的事情,所以有很多的神學家如果他真的研究的很透徹很仔細的時候,他真的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然後在教會裡頭是沒有問題的。

天主教所談的性並不包括性行為而已,性特別牽涉到感情、相愛和生育的能力,也更廣泛的關係到和別人建立共同的聯繫的能力。教會歷史中,曾經認為性是屬於生理層次併感官的層次,在婚姻制度下性絕對是指向生育和教養子女,所以那時是會比較嚴格,也比較負面的;凡爾大公會議,有過就是比較開闊的那個看法,那時候指出性的表達有夫妻之愛和生育兩大目的,那人類夫妻的親密關係和受配偶肯定的需要很重要的,比那個生理上的需要更激動更強烈,所以並不再說只是為生育。教會真的在講什麼貞節,不是指單身男女的事,不只是禁慾而已;貞節,在教會的傳統裡頭有很積極的定義,在講性方面誠實,講夫妻在婚姻中的糾結,那然後也是在人的身上成功的整合,所以這個人是在肉體和靈性的方面他是得到內在的合一。

黃淮秋教授將pro-life翻譯成生命優先,pro-choice翻譯成選擇優先,同時針對維護生命是不是等同於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墮胎有些討論。事實上,是有各種立場的,他是把各種立場歸成四類,不是那麼絕對的;我們通常看到爭論最多或是聲音最大的,並不是多數;事實上,除非是非常極端外,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差異不在乎生命的程度,而是在它的方法。天主教會把一切和生命有關的問題,都視為宗教問題,那基督教並沒有把這些都視為宗教問題,所以討論的時候會不太一樣。所以,天主教禁止一切的人為的操作,所以會看到有些人就以赴義的心態來面對;所以會看到在立法上,有時候部分宗教人士會用很兇的態度,好像幾乎是像為了教義而死的那種決心去爭取;在國外也會看到有一坨人會是用這樣絕對的態度,以他好像要打擊異端的那個方式去對抗異議者。

站在關懷者的角度要做的是,以負責任訴求關懷生命,全盤思慮在於關係的體認然後肯定生命的神聖聯繫。墮胎當然是遺憾的,墮胎的決定也不應該是隨便做的;站在當事人角度,要採取的是同情和鼓勵的態度,讓他在這整個過程裡頭裡變成成長的里程碑,不光是用法律定罪的態度來面對。目前已經有些團體從國外引入「失胎後傷痛癒合與陪伴團體」,在胚芽團體中也有舉辦治癒祈禱,幫助這樣的婦女及男性。

基督教對墮胎看法

主講人:吳易澄醫師

以基督教來說,唯一談到墮胎的神學基礎,來自於時誡中的第六誡:不可殺人。所以在談墮胎議題上,首先爭論焦點在於「胎兒是否為人?」如果胎兒是人,那麼墮胎就是殺人問題,而且是殺害無辜者的問題。所以,贊成可以墮胎的人必須證明胎兒不是如同成年婦女是一個人;反之,反對墮胎的人則必須證明胎兒是人。在教會傳統及聖經教導中,都未明指接合子、胚胎與胎兒是人,道德地位不確定,所以也不能合理的視墮胎為殺人。在瑞典的法令中,忽略教會人士以倫理角度入手,墮胎是不義父權體制下的產物。所以應避免以pro-life/pro-choice過份簡化的二分方式來看待墮胎議題。

吳醫師以楊腓力撰寫的靈魂倖存者一書裡所談到的C. Everett Koop醫師為例,Koop是福音派的基督徒,對於墮胎與同志的立場保守;但是在其擔任美國雷根總統任內的醫療總監期間,他將個人立場與專業分開。當福音派希望他能申明墮胎對婦女身心傷害時,他選擇以公正態度告知國人研究不夠嚴謹;在同志意題上,他選擇與同志站在一起,為同志著想大力鼓吹開放的性教育。事實上,Koop醫師是純粹的pro-life,而不是anti-death;所以他以自己所在的Surgeon General的位子進行考量與施政,而不以個人宗教立場為出發點。

同樣的,吳醫師也將這樣的標準放在自己身上。他以門診看到的自殺病人為例,並不是要病人回去多想三分鐘,就能夠解決他的問題,讓其打消自殺念頭,同樣的,墮胎也是。墮胎與性別、階級壓迫,甚至是女性所處的社會脈絡息息相關;並不是強制思考三天或是強調胎兒生命就可以解決的。他引用「加利利宣言」的內容:『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出好消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與過去反對墮胎的保守宗教團體對話,他說團體往往將焦點放在胎兒生命,而忽略了更為整全的生命觀。

他呼籲,當我們去思考人工流產這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只是從單純的一句聖經的話來想;因為聖經啟思了我們很多的東西,是讓人的生命變得更有尊嚴的。同時我們要顧慮到社會一直不斷的變遷,聖經裡面講說就是不能用舊皮袋裝新酒,當我們現在看到社會情境有不同的壓迫環境的時候,就更要去思考如何讓傷心的人受邀獲得重振解放出來,這也是神學基礎,尤其在基督新教裡面更強調這一點。耶穌在最後祂說了兩條最大的誡命,就是說你要盡心盡力愛主你的神,這是最大的,第二個就是愛人如己,也就是愛鄰人如己,也就是我要愛我週遭的人,這個是最大的律法,那要怎麼愛,那這個變成就是我們要去實踐的東西。

最後,他引用美國學者的祝禱詞,來說明他作為基督徒對於墮胎的看法:有罪,是聖經裡我們對這世界一個認知的前提,我們都是有罪的;在信仰裡面我們早就已經被定罪了,我們不需要再用人間什麼的條例再去訂任何一條罪,因為最後的審判還是在上帝。至少在教會界的想法也是這樣,我們必須要接納這個有罪的世界,是以上帝的觀點立場來接納,信仰者不該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定他人的罪。John R. W. Stott也說,如果你要嚴格的定義任何政策去禁止墮胎,那基督教更要為嚴格的墮胎政策可能有的後果負責。

民間信仰:嬰靈崇拜

主講者:清華大學中文系 李玉珍教授

李教授以什麼是嬰靈崇拜?嬰靈崇拜是誰的陰影?兩大方向作為切入點,探討嬰靈在台灣的影響。

什麼是嬰靈?

佛教沒有嬰靈的說法,1989年的時候,慈悲精舍做了非常大有關於嬰靈的廣告,且生意非常好,廟可以一年擴建三四次,就是真的生意非常好;對此,中國佛教會的副教主有公開聲明,佛教沒有嬰靈供養且說對方是引經不引文,借用經文名稱但是內容卻不同。事實上,以李教授做的研究發現,中國的佛教裡面從來沒有討論嬰靈的問題,所謂的地藏菩薩也不是像日本那樣,這些嬰靈的說法是打著佛教名義混淆視聽。

從佛教經典的正統裡來講,佛教是沒有嬰靈的,因為佛教的基本調就是「無我」,以無欲破我執,所以沒有靈魂;佛教是認為人的身體感受、意念興起及意識活動,三者加起來叫做我;每個人都很固執的,所有的都是我,都有分別心,所以才會有爭執;一旦有分別心,就會有愛跟討厭,有愛就會要去搶,搶不到就失望,這就是人生的事實。人永遠在失望,因為即使滿足了還是會很痛苦,那個痛苦不是物質的痛苦,而是失望,永遠沒有什麼慾望可以被滿足的,就是佛教在講的苦。佛教裡面是沒有靈魂的。從一旦受孕受胎開始,在母胎裡面就非常的痛苦;胎兒在母胎裡面是有感受的,在羊水裡面就吃髒的、母親的排泄物啦,就已經是很痛苦的。但是,為什麼會去投胎,就說當父母親在交合的時候,那麼過往的或是因為有業,就會受胎;然後開始一切的循迴,一直輪迴下去。所以,佛教基本上是認為說家庭是一切輪迴,痛苦輪迴的開始,那根本是男女愛慾,這個就是所謂的十二因緣,因為人到最後十二因緣就是生老病死,這是佛教的講法。

嬰靈的概念是舶來品,1980年代前的乩童沒有幫人做過嬰靈的儀式。這個概念是從日本紫雲寺的地藏系統引進的,日本將地藏看成是小孩子的保護神,認為小孩子跟世界的關係比較穩定是七歲,七歲前的小孩子靈很弱,很容易就回去,過了七歲他才穩定可以成長。這些未滿七歲就夭折的小孩,要度過地獄的時候要爬過一條乾溪,但是他太小沒力氣,爬不過去,所以他就在這個乾溪裡面循迴,被其他的鬼欺負;地藏菩薩看他很可憐,所以幫石頭墊起來,讓小孩子墊腳爬過去彼岸,那是個好事。日本由於少子化加上資源有限,引申出以「除草觀」來解釋墮胎:不是因為父母親沒有人性把小孩墮掉,而是為了要長一棵好的菜,必須先除草;是你跟你兄弟姐妹的緣分不夠,不是跟父母親的緣分不夠。

在台灣的嬰靈崇拜,基本上是道教或民間市場;李老師把此稱為「新興儀式市場」,有市場就有消費作用,當然也會有推動作用。過去在台灣,是在佛教的水陸法會裡面,接受跟一切無緣眾生的公共救濟,就是七月的超渡;七月的超渡特別有產難婦女,在宋代水陸法會開始的時候就有,但是對於未出生的則沒有特別提起。傳統裡台灣是不做嬰靈,而是以「倒房」來處理的。以前的人家裡生一個男孩子就是一房,如果是流產或是墮掉,是不立即處理的,而是到了他的適婚年齡,或哪天想起來家運不濟,才想到一起處理;這時候最常用的辦法,男生的話神主牌同姓,叫兄弟的兒子多拜一個,甚至不用給他娶老婆;但是女生就要冥婚,透過這樣的方式找人拜。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童子行,是小孩子他本身有問題的,所以到了這個世界就夭折;什麼要夭折?因為他要到這個世界來修靈,但是不適合在家裡修,所以就趕快跟父母親這一塊切斷,然後父母就幫他拜個神,讓神收他為乾兒子到廟裡面直接去修。民間有一套的系統在處理夭折的問題。

嬰靈議題同時也是個性別議題,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在中國傳統的儀式裡面是很邊緣化的,有很多東西是沒有處理到的。拜嬰靈的不僅是女性,也有男性;但是男人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對當時的女生有歉意,更出發點在家庭、家族的運勢,關係到家族的存續問題;但是嬰靈崇拜依然是對女性背負較多責任,例如在女性喪禮過程中會提到嬰靈問題導致不能超渡,但是他們不會在男性的喪禮頭說我看到你旁邊有跟一個小孩,要不要處理一下。

回到現今的嬰靈崇拜儀式,所需費用是一般普通成人費用的兩倍,可以高到二十萬。也因此,嬰靈崇拜在台灣的推廣不遺餘力,坊間有出版「嬰靈與往生者處理手冊」,教你怎麼處理,也透過網站和出版很多的系列書,讓墮胎者已經不需要跟父母親、長輩諮詢,自己上網買書,找廟都可以做。至於內容,則是除了藉用佛經,引經不引文外,也把DNA等科學詞彙的運用在解釋中,透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對嬰靈畏懼的共同恐怖。目前管嬰靈的廟還沒有定型,裡面的神從玄天上帝到地藏菩薩都有;但是,扣除這部份,嬰靈崇拜的儀式還是重要的,從心理的角度來講,嬰靈或墮胎基本是上所謂的公共道德問題,透過這樣的儀式提供這些需要的人撫慰。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女人說「不」,就是「不」!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 總幹事 林秀怡 

  今日,邱議瑩立委在媒體上公開批評馬英九總統續任黨主席一事表示,「馬英九,你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因為女人說『NO』,其實是『YES』,為什麼每次你說『不』,結果都是『要』!」此言一出,令人感到傻眼。邱立委的性別平等課程該當掉重修了!! 

  「女人說不,就是不!」身體自主權的概念是性別議題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過去二十多年來婦女團體在推動破除性侵害、性騷擾迷思時,首要破除的刻板印象;連學齡前的孩子都懂的事情,為什麼邱立委你還不懂?還會把這樣的刻板印象掛在嘴上?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日前出版國內第一本兒童性騷擾防治繪本,主要的對象是學齡前及小學低年級兒童,在繪本故事中提到,「無論你是男生、女生,不管任何人都不可以隨便碰觸你的身體;只要是對方作出讓你覺得不舒服舉動的時候,就要勇敢說不!對方就應該要停止。」每次進行宣導,孩子們童言童語的大聲喊著「不!請你不要碰我!」,總讓人覺得一陣欣慰;許多家長、老師也告訴我們,終於有適合台灣兒童的繪本問世,可以讓孩子更清楚什麼是身體自主權,對於減少兒童的受害可能有很大的幫助。在這中間,我們看見台灣的身體自主權透過性別教育一點一滴的落實到了孩子身上,讓這一代的孩子能夠學會更多保護自己的技巧及方式,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的身體及感受。 

  連當前的性騷擾教育,對於身體自主權的概念已經擴展到無論男性、女性,身體自主權都應該被尊重;連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說NO就是NO!做為國家立法機構為民喉舌的邱立委,為什麼會不知道這樣重要的概念?非但沒有協助身體自主權概念的推動,反而是讓性別平等工作開了倒車;很顯然的,邱立委的性別平等及身體自主權概念不及格,才會說出連孩童都難以認同的話語。 
 
  也因此,我們譴責這樣污衊女性的言論,並要求:

  1. 邱議瑩立委對其不當發言負責,應向社會大眾道歉
  2. 邱議瑩立委能善盡社會教育功能,告知社會大眾尊重身體自主權的重要性。

  讓這個社會可以有更多人在遇到不舒服的時候,勇敢說不;同時,在聽見其他對自己說不的時候,也學會尊重他人身體。無論是男人、女人、小孩,當我說No!,就是No!

(刊載於2009/06/10 聯合報  民意論壇)

變調童話,灰姑娘故事下一章-公主要自強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 總幹事 林秀怡

童話故事,是伴隨著許多小朋友成長中的美麗憧憬;故事裡總寫著,美麗灰姑娘遇見王子,雙方一見傾心,兩人結婚回到城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當童話遇見現實,是否真能幸福快樂一輩子?

嫁入馬來西亞及蘭丹州王室的瑪諾拉哈王妃,她的事件徹底地顛覆了童話故事的想像;赤裸裸向世人控訴著看似完美的童話故事裡,所隱藏著家庭暴力的殘酷現實。從2008年8月嫁入皇室後,短短幾個月間,她一直忍受著丈夫的暴力及性虐待;即便逃回娘家、或想向外界尋求協助,也始終受到丈夫的威脅與皇室對外粉飾太平的壓力,讓她有苦難言。最後,在一次到新加坡陪同就醫的機會中,她向警察求助,透過公權力的保護,才能順利返國召開記者會,向世人揭露這段血淚事實。

她的故事,除了挑戰童話故事的完美結局外,同時也在一次突顯出家庭暴力的迷思。家庭暴力,不僅可能發生在經濟貧困的家庭裡,連貴為王室衣食無缺的高社經地位家庭也可能發生;而發生的形式也不僅只是一般想像的毆打等具體的身體傷害展現,也可能是以行動控制、婚姻內強暴及性虐待等多種方式展現。行動控制,並不一定是拘禁受暴者;也可能是施暴者藉著控制和限制受暴者與其他人的接觸,如:貶低受暴者的家人和朋友,並限制與其接觸;監聽受暴者的電話、對任何教育或社交活動,施暴者一定要陪同前往等等,藉此削減受暴者的能力並與社會隔離,減少其向外界求助的可能。

近幾年人口老化引起重視,鼓勵適婚者結婚與生育的聲音不斷出現,不僅是政府單位舉辦多次單身聯誼、電視劇敗犬女王大紅,連母親節的竹科媽媽意見調查中,最擔心的也是子女的婚姻問題。但是,結婚只是一個起點,結婚證書不是幸福美滿的具體切結書;在一片結婚為上的氣氛中,我們對婚姻前的準備工作足夠了嘛?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國家,公、私部門聯手合作推動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業已十多年,但是每年家庭暴力通報量依然在六萬多件高居不下,更別說還有許多的黑數未曾浮現。要杜絕家庭暴力的發生,除了提供受暴者脫離暴力情境的協助外,還必須要求施暴者接受並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找出其使用暴力的原因,對症下藥的矯正其性別概念、學習以理性方式解決衝突等,減少暴力循環與再有其他受害者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落實性別教育,減少性別暴力,並提供家暴事件發生時可求助管道等資訊,讓更多人從自身開始注意到家暴防治的重要性及主動提供資源給需要的人。

結婚是人生大事,保護自己、杜絕婚姻暴力也是人生中不能忽略的重大功課;如此一來,遇見童話故事變調的時候,勇敢的公主才知道如何自保,拒絕幸福婚姻的假象,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幸福。

拼經濟、發展觀光,請從廁所開始~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  林秀怡總幹事

拼經濟、發展觀光,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口號喊的一片響。但是,在拼命鼓吹觀光的同時,我們的硬體準備好了嗎?很顯然是沒有的。

廁所,無論販夫走卒、貧富貴賤,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空間;貴報於23日曾登載大幅職棒球場的廁所比較,說出多數女性球迷對於廁所的心聲與要求。有趣的是,女球迷要求的理想廁所並不是充滿夢幻氣息的高科技廁所,而是能滿足乾淨、方便、安全,符合最基本需求的基本款廁所。過去,廁所一直都是性別運動的角力場,從1993年開始的攻佔男廁運動,喊出男女廁所空間分配不合理,要求依性別需求重新規劃廁所空間;十多年過去了,每回電影散場、藝文活動結束,依然可見女生廁所大排長龍,而廁所裡的掛勾、置物台、親子廁所、尿布台也依然有許多可改善空間。

根據去年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針對高雄市立醫院及大型醫療中心所做的婦女友善醫療調查結果顯示,即便是這些標榜健康第一的場所,在廁所規劃上也仍忽略性別需求;例如廁所太髒、空間狹窄、地板溼滑、沒有緊急求助鈴、沒有掛鉤或置物台可擺放隨身物品、或是掛鉤高度過高使用不便等問題;重要的是,在國家鼓勵生育、要求育兒責任兩性共同分擔的同時,廁所卻未能跟上性別平權的腳步。

另外,多數的廁所沒有親子廁所的設計,而尿布台也多設置在女生廁所,把照顧孩子跟女性身體劃上等號;如此一來,又把幫孩子換尿布的工作大剌剌的歸給媽媽,而爸爸則可因男廁沒有尿布台不方便而樂得輕鬆。筆者就曾經看過,某位男士在公共空間的大廳幫孩子換尿布,當時周邊的行人莫不掩鼻走過,還有人交頭接耳說著懷疑媽媽在做什麼?爲什麼不帶孩子去廁所換尿布。上前詢問之後,他告訴我今天換他帶孩子出門,男廁沒有尿布台,總不能衝進女廁幫孩子換尿布吧?

除此之外,廁所也是女性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脅。台灣的廁所常被放在主建築的邊側地帶,燈光昏暗、人煙稀少,很容易就成了治安的死角;不夠閉合的門縫、窗戶缺乏窗帘遮蔽,成為縱容偷窺及性騷擾的溫床。

打造符合性別需求廁所,對促進觀光有多重要?有一個好的廁所空間,可以解決許多女性寧願憋尿也不在外頭上廁所的習慣,讓女性無後顧之憂;設置哺(集)乳室、親子廁所及尿布台,提供友善空間可以增加家長帶著孩子出遊的意願,鼓勵全家出遊增進親子互動。同時,也是展示對於人權的尊重,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在人權的維護從細節開始,讓每個人都擁有乾淨、安全的解放空間,無後顧之憂。

(原文登載於 2009/05/26 聯合報 民意論壇)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自慰十年不自知

引自:蛇寶貝〈自慰十年不自知〉

大腦會自我蒙蔽,身體才是最直接的

--------------------------------------------------------------------------------

  我的家庭對於身體觀念非常保守。母親從小就告誡我:月經不可以讓別人發現、衛生棉要藏在櫃子、要隨時穿胸罩、裙子要過膝、隨時隨地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永遠維持苗條身材…,母親不只口頭叮囑,她還「以身作則」徹底實行。她維持43公斤的體重已超過25年,⋯⋯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照理說一舉一動該規規矩矩,身體完全順從腦子才是。偏偏母親的教誨只能制約腦子,我的身體卻一點也不受教,總是「自發性」的做一些和意識無法銜接的事,這個經驗還是得從「自慰」說起。

  在小學二年級,和哥哥在家無聊,於是把腳底按摩的滾輪當玩具,我們兩個在上面爬來爬去,並用身體各種部位嘗試高速滾輪帶來的搔癢感覺。當時因為好奇,一屁股坐上滾輪,沒想到才幾秒鐘,竟感受到一陣奇異的酥麻,整個人從滾輪上彈了起來。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一陣臉紅心跳,驚嚇得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感覺。但幼小心靈實在難逃身體召喚,驚嚇恢復過後,又再度偷偷爬回滾輪,從此迷戀上那股神奇卻不知名的快感。

  雖然,當時不能很清楚知道這是什麼,但卻清楚知道這是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總是趁四下無人,偷偷享受這既奇怪又舒爽的感覺。後來乾脆嘗試家裡所有的按摩道具,甚至找出一個最小最容易藏的,沒事就窩在被子裡「玩遊戲」,這一玩竟玩了十年。直到高三,有一次邊看A片邊「自摸」的過程中,才頓悟到這我從小玩到大的遊戲,竟然叫「自慰」!而我所迷戀的感覺,竟然就是「高潮」! 
 
  這一驚非同小可,母親的各式諄諄教誨讓我頭皮發麻,但是又禁不起身體誘惑,好在當時已經看了不少女性主義啟蒙書,對於自慰這件事也就漸漸寬心。不過這個經驗倒是讓我非常訝異,竟然自慰了十年,才能夠把身體感受和曾經學過的性知識連在一起,可見得從小對身體經驗的忽視和壓抑有多麼驚人。

  當我的身體和腦子終於接上線以後,身體的開發才算真正開始。我逐漸享受在自慰時幻想各種情境,也把過去在A書、A片上看到的種種技巧用在自己身上,每到晚上身體就變成小小實驗室,探索各種不同的可能。不過,這一切都還是秘密進行中,一切的歡樂都像蒙了一層面紗,我的身體依舊隱藏著羞愧,無法見人。直到談了第一場戀愛,身體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初戀女友喜愛觀看我的身體,她總是全神貫注凝視,全心接納讚嘆,不論是不是有著下垂的小腹,或是過於粗壯的大腿。她尤其喜歡在我們做完愛之後,把我拉到全身鏡前,一起審視我倆紅潤的雙唇,以及臉上蕩到藏不住的甜蜜笑意。那是我第一次經驗到身體的美麗與自由,在她面前,我可以自由舞動,可以全然釋放,裸體不再是禁忌,過多的脂肪不再是羞恥,我終於可以大方站在鏡前,正視自己全裸的樣貌,從頭欣賞到腳。 

  我開始喜愛在洗完澡後,全身赤裸在房裡晃蕩好一陣子,尤其喜愛站在鏡前凝視自己,欣賞肩甲骨的線條、欣賞腰身和臀部的形狀、欣賞修長的雙腿、欣賞白嫩有肉的肚子,當然也會催眠一下自己過大的胸部,要她們克制一點。我也喜歡躺在床上,輕輕撫摸自己的身體,就像對待親密愛人,尤其著迷於身體直接觸碰被子的柔軟,總愛在床上用各種不同的姿勢磨蹭、伸展,盡情享受整個人被柔嫩被單包圍住的安全感。 

  泡澡更是慰勞身體最好的方式,當全身被溫水團團包圍,彷彿所有的汗毛都在水中隨波起舞,輕微水波震盪著每一吋肌膚,幾乎可以感受到每一顆細胞都緩緩鬆弛。記得有一次,不小心太享受池裡的緩緩水流,竟讓身體一鬆,緩慢深沈的能量便從身體中心向全身散開,那是第一次如此安靜地享受高潮的舒暢。

  我始終著迷於身體帶來的各種神奇經驗,也無法抗拒身體發出的誘惑。自慰的經驗讓我覺悟到,大腦才會自我蒙蔽,身體才是最直接的。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我的身體,是我

 引自:崔妮〈我的身體,是我〉

我的身體,是我

--------------------------------------------------------------------------------

我,站立著,

雙手解開牛仔褲的褲頭與拉鍊,從容的將褲管往下拉,脫掉褲子,順手丟在床上;
拉住一邊上衣的袖子,將手臂縮進衣服內,將上衣拉掉,順手丟在床上,交疊在牛仔褲上頭;
雙手往後,將胸罩的釦子解開,我的乳房,掙脫了束縛,自然的往下垂;
最後,將內褲也拉下脫掉。
站立著,赤裸的我。
走進浴室,面對洗臉槽上的鏡子,看著微微下垂外擴的乳房,豐腴的手臂,腰部的曲線,結實柔軟又突出的小腹,粗壯的大腿及小腿。
我喜歡如此均勻豐腴的自己。

一轉身,背部分布著一些紅紅的小點,或是抓過的傷疤,流著血,結著痂。
臀部上有著更明顯的疤痕,暗色的痕跡大小不一的分布其上。
小腿上,肉眼清晰可辨的毛髮覆蓋其上,令人側目的腿毛。

異位性皮膚炎。男性荷爾蒙過多。胰島素失調。
以上,是醫學的診斷,但往往隱含著社會論述在其中,社會如何看待一個女人的身體。

爸爸說:
不要再抓了,皮膚弄那麼難看,哪個男人看得上妳?

同學說:
腿毛跟腋毛記得要刮喔!不然有點不雅觀。

好友說:
不管再怎麼樣,男人喔⋯還是視覺的動物,要讓妳的感情路順一點,先減肥比較實際。

網友說:
恐龍還那麼跩喔?

我的身體,承載著我的器官知覺:癢、喘、興奮、疼痛、熱、冷、悶……
我,知覺到我的身體:豐腴、肥胖、醜、粗糙的皮膚、美、性感、難看……

我愛我的身體嗎?我愛我自己嗎?
身體,不只是器官的組合而已,更是社會論述的戰場。
什麼是美?如果不做任何改變,我是美麗的嗎?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小姐,除毛嗎?

引自:賴惠貞〈小姐,除毛嗎?〉

女性露出未修剪過的腋毛、腿毛,有礙觀瞻?

--------------------------------------------------------------------------------

(中央社2005-01-26)情人節將到,今天家電業者公布一項市調指出,成為年輕人儀表指標的模特兒們,除了穿戴名牌展示,平日男模最在意鬍子刮不乾淨,女模則最不希望腿毛與腋毛外露。

  情人節接近,相對於香水、珠寶飾品業者推出增添浪漫氣氛的商品。家電業者PHILIPS 今天公布自一月十七到二十一日,對九十九位模特兒所作「理想情人大調查」結果。

  飛利浦表示,七成八男模認為鬍子未清理好,最有礙儀容,其次是手毛(約一成四)。並有六成七的男模認為,約會前修剪鬍子是基本禮貌,五成八認為可以增加男性魅力,六成六認為不定時修剪鬍子是邋遢、沒精神。

  約七成二的男模認為,女友約會若露出未修剪過的腋毛或腿毛,會影響美觀、降低興致。反之女模也認為,腋毛(約四成五)與腿毛(約二成九)外露,最有礙自己儀容,約有八成九的人有定時去除體毛習慣。

  飛利浦經理洪誌呈說,現代家電日新月異,以頂級刮鬍刀為例,已具備立體浮動式刀頭、分段式舒適控制系統等科技研發機能,女用除毛刀,除附加去角質功能,並具備冷凝功能,都大幅提高現代人清除體毛的舒適度,可讓現代人輕鬆做好儀容整理。


--------------------------------------------------------------------------------

  讀完上篇報導,您是否有股想買這個廠牌的刮鬍刀、除毛刀的衝動?還是嗅出了一些不對勁之處,現在,準備好你手邊的性別放大鏡,試著從下面幾個方向來分析看似真理的歪理,比如誰在說話,說了什麼概念,這些概念之間的連結關係如何被扣上,以及概念背後的價值預設。

  市調的受訪對象為何找上模特兒這個族群,如果換成是銀髮族、藍領階層的勞動者,也就是當年齡、階級的變項加入後,這個調查恐怕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可言。對於身體形象的評價標準暗藏玄機,男性可以自評以及評定女性;女性卻只能評價自己,男女性在乎的毛髮部位不盡相同,連帶的去留問題也非常歧異,就拿腋毛與體毛來說,為何這些毛髮長在男性身上就有魅力的加分作用,若是女性保留這些毛髮就被視為有礙美觀。還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邏輯關係,眼尖的讀者不難覺察何以是銷售除毛產品的廠商主導這項市場調查,「發現」人們會有除毛的困擾,「好心且主動」告知消費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模特兒姣好的面貌與黃金比例的身材,似乎成了完美男人與女人的標準,然而,服膺這個美的價值存在著性別差異,維持美貌與身材在女性生命經驗中,可能會是一直要不斷奮鬥的課題,反之,男性只要擁有財富與權勢,就算是個齒搖髮禿、奇貌不揚的人物,仍然不減個人價值的魅力與風采。

  很多女性對於在大庭廣眾之下露出腋毛,會覺得非常在意,甚至到了羞愧的地步,就以我自己來做例子,有一回在國外,我的西班牙房東邀我一起去游泳,當我興致勃勃的回房間先換上泳衣時,才注意到自己很久沒除毛而且也沒有除毛工具,所以我就很不好意思的跟房東回覆說,可是我這裡的毛沒有刮耶,她的回應是說沒關係,於是我很彆扭的在池子裡游著蛙式而不敢游自由式。現在回頭想想爲什麼自己要覺得不好意思呢,而除腋毛這件事曾幾何時變成女性身體形象的國際禮儀了?

  Joan Jacobs Brumberg 在《身體計畫:美國女孩的私密史》一書中闡述自1920年代開始,西方服裝工業的發展,開始鼓勵展現女性身體,這意味著腿和腳等身體部位,都可以毫無掩飾,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暴露在外,這樣展現身體的自由,卻伴隨著對美的苛求與飲食控制。

  這項美貌神話的形體觀點,其實是代表某種樣態的女性形象才是好的、完美的、被認可的價值,當女性接受了這樣的訊息後,身體也就主動參與教化,如同模特兒與我自己都會關注身體的展現方式,卻忽略除毛會引發的副作用,如感染等的問題,幸好台灣還沒有像西方女性嚴重瘋狂的除毛抗戰,也沒有一窩蜂的追逐三點式泳衣的流行風潮,否則女性還得在意露出比基尼邊緣的毛呀。最後,我要大聲提倡女性朋友讓毛髮吸收日月精華任其蔓生滋長,因為我自己就是個毛手毛腳一族啦。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大驚小怪的高潮

大驚小怪的高潮



日前,小朋友偶像人物:蝴蝶姊姊在綜藝節目的一句話「我的高潮還沒來」,引起了許多家長反彈。這句話會引起那麼大的反應,真是令人傻眼。



看在成人眼中,這句話的『高潮』二字,很敏感。儘管『高潮』有不同詮釋,但在複雜的成人世界裡,很容易產生『性高潮』的聯想。觸及到如此敏感的性議題,難怪家長們會特別緊張。但是,暫且把家長們的擔心拋到一旁,在這整件事情中,最關鍵的還是小朋友怎樣理解這句話。



事實上,在小朋友還沒經歷過那麼多社會洗禮之前,他/她們往往是透過周遭人士(特別是家長)的反應,來理解話語或行為的意思。當大人們越是驚慌失措,支支吾吾,反而讓孩子們倍感奇怪與困惑。當大人們越是一味禁止,越是增加孩子們逾越界線的小小快樂感。



因此,與其抗議小朋友偶像說話不得當,倒不如捉住機會跟孩子來個機會教育。性教育,應該要寓教於樂。把討論性問題,當成生活中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平時生活的任何大小事,只要遇到一點機會,都可當成與孩子溝通談性的時間。所以,家長們,放下你/妳們的驚慌失措吧!用輕鬆的態度面對,正面與孩子討論、回答孩子們提出的問題。越是小題大作,大驚小怪,反而更會讓孩子好奇,甚至對性感到恐懼唷。若是家長不知道怎樣開口,也可以撥電話至『性好有妳』專線(07-5501230),讓我們一起討論孩子腦中關於性的一千零一個「為什麼」。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埋嬰棄嬰?意外懷孕的協助資源在哪裡?

埋嬰棄嬰?意外懷孕的協助資源在哪裡?



最近幾則埋嬰棄嬰的新聞,讓人一方面感到心疼,也覺得驚愕。心疼的是嬰兒的遭遇-這些無法選擇自己想不想被生出來(若是知道自己生出來之後會遭遇的處境),也無法選擇由誰產下的嬰兒。一方面驚愕的是這兩位女性,無論是成年或是未成年,最後選擇的方式皆是獨自面對懷孕生產等過程,兩者都不知道其實意外懷孕有其他相關的求助管道。



重新仔細看一看這兩位女性的故事,可以發現她們是在無助的社會處境下面對自己的意外懷孕。一位是遭性侵後發現懷孕,不敢告訴家人的未成年女孩,在自行購買服用墮胎藥物失敗後,獨自產下嬰兒,但因嬰兒沒有呼吸而偷偷埋在後院。另一位是成年離婚女性,在發現懷孕後不敢讓家人知道,又無力扶養,因此將嬰兒遺棄在回收舊衣箱。即便她們的年齡不同、成年與否,她們在遇到意外懷孕時,都有同樣的處境:她們都不知道無論是性侵或是意外懷孕時,可以向誰求助?她們又有哪些權利?意外懷孕除了生下嬰兒自行扶養之外,還有哪些選擇?



實際上,她們的故事可能默默發生在社會中的各個角落,只是有沒有受到媒體的關注。性侵或是意外懷孕,對於任何女性而言,不論是成年或是未成年,已婚或是未婚,都是生命中一大挑戰。從最近曝光的幾個案例中,可以發現因為她們在社會中的身份(未成年,成年離婚),在遇到這些問題時,特別容易陷入有苦難言的狀態。她們要面對的不只是自己身體的變化,還得面對家人與社會對其的負面觀感,在面對這些壓力之下,她們往往只能自己獨自一人承擔意外懷孕的狀態,而無法向外尋求協助。



也因此,應該重新省思的是如何預防這些不幸案例的發生。這可分成兩個層次來討論,一是讓大家知道意外懷孕的相關協助管道;另一則是增加發生意外懷孕女性使用資源的意願。前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加強相關資源管道的宣導應可達成。然而,要如何讓意外懷孕女性願意使用資源,必須要瞭解何以她們不願意向外求助的原因。唯有如此,才不會只將意外懷孕的責任放在個別女性身上,而忽略了意外懷孕對女性可能造成的問題及傷害;意外懷孕,不僅是女性個人的身體現象,從意外懷孕的原因、她們如何面對,到選擇何種處理方式,都與伴侶、家庭、社區、擁有資源多寡,甚至整體社會的態度息息相關。



正是因為瞭解女性意外懷孕時,會面臨種種社會挑戰與心理壓力,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設立性教育與非預期懷孕諮詢專線(07-5501230),希望藉由電話或是網路的管道,讓遇到這些困境的女性,無論是成年或是未成年,已婚或是未婚,都能夠得到相關的資訊與協助,而不再是獨自徬徨,默默尋求解決之道,以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單一性伴侶的神話:從HIV防治到HPV防治的反思

單一性伴侶的神話:從HIV防治到HPV防治的反思

近幾日,媒體上不約而同的出現數則討論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個案的報導;在報導中,多位醫師將多重性伴侶視為是感染病毒的主要原因,而提出呼籲女性要「單一性伴侶」。但檢視醫師口中所謂的「單一性伴侶」,事實上指的是『單一終身性伴侶』;亦即男女雙方一生僅能有一個性伴侶,否則即便某一段時間內只跟一個人性愛,女性只要曾和多名男性發生過性關係,就是多重性伴侶。


姑且不論「單一終身性伴侶」是否為神話,光靠實踐單一性伴侶就能真正避免性病的傳染嗎?

事實不然。過去在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防治的例子中,亦不乏維持單一性伴侶的婦女卻被先生傳染的新聞。HIV和HPV病毒同樣都會透過血液或體液交換而感染,過去醫界衛教宣導上也多採用類似的口號及呼籲。但,根據聯合國愛滋病防治計畫指出,用道德、禁慾、單一性伴侶等訴求來防治愛滋是失敗的作法。那麼,在國內提出『單一終身性伴侶』的道德訴求,除了無視於社會形態改變、現代社會普遍晚婚的現實,無法達到愛滋防治的目的之外,在社會既有意識形態操弄下,更容易演變成要求女性片面守貞的情況。不容忽視的是,單一性伴侶的概念會影響或控制較深的仍舊是女人的性。


以HIV防治宣導為前車之鑑,與其呼籲不切實際的單一性伴侶神話,倒不如回歸現實層面,正視女性不能/不願/不想進行安全性行為的原因。就筆者過去與婦女實際互動的經驗,不少婦女坦言性生活往往只是滿足男性的性需要,自己卻是從不主動提及,甚至不敢反對男性的性要求,與男性談安全性行為實在是天方夜譚。國內外亦有許多探討親密關係的研究指出,許多女性仍認為「克守婦道」為良家婦女應有的作為;而「融洽文化」及「面子文化」更促使女性盡一切努力去維持和諧的關係與生活,避免衝突。因此,協商進行安全性行為本身,對女性而言,無疑象徵了對男性的挑戰,也很易引發緊張的親密關係,同時也成為阻礙她們進行自我保護的重要因素。
以上所舉,呈現出親密關係中的不對等權力。即便女性想要進行協商或要求對方使用保險套,在現實層面實行仍是困難。因此筆者再次呼籲,與其呼籲不切實際的單一性伴侶神話,倒不如回歸現實層面,正視女性不能/不願/不想進行安全性行為的原因,進而教導如何協商落實安全而愉悅的性行為才是最重要的。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避孕方法

不同避孕方式的優缺點,許多網站已經有相關整理。
台北市女權會:性別教育的避孕知識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健康資訊的避孕方法簡介

大致來說,避孕原理有以下四個:
(1)防止受精:阻止精卵結合,如男女保險套、子宮帽。

(2)殺死精蟲:如避孕海綿、殺精劑(錠劑、泡沫、軟膏)。

(3)干擾著床:如子宮內避孕器、事後避孕丸。

(4)抑制排卵:同時使子宮頸黏液黏稠,如避孕藥、避孕貼片、避孕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保險套。

因為保險套不只可以避孕,除了避孕之外,

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功能,就是避病。

   
因此,不管是採用哪種避孕方式,都應該同時使用保險套。

除了增加避孕效果外,也可以避免性傳染病。 
   

不過,常會聽到一些聲音:

「我明明是單一性伴侶阿,

我也很信任自己的另一半,

我吃了避孕藥就不需要戴保險套了!」

恩,其實即便是單一性伴侶,

只要男生的身上,帶有病毒或細菌,還是有被傳染性病的風險。
   
所以,還是靠著正確的保險套使用,

才能夠避免病毒與細菌傳染,降低女性感染機率唷!!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為何有這個部落格?

為什麼想要弄這個部落格?
說起來還蠻天真的,
只是想要讓女生朋友之間,有個分享性經驗或生活觀察感受的交流管道。

一開始會有這個念頭,只是因為聽到周遭朋友的親身經驗,
一些經驗聽了真的讓人心疼,
當然也有一些經驗,會讓人哭笑不得的。

這些朋友的年齡層範圍很廣,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人際網絡,
困擾她們的部分,也隨其生命過程因人而異。
或大或小的困擾,
從身材體重,
性別認同,
親密關係,
到擔心懷孕等,
有些困擾,真的遠超乎我的想像。

(好吧,我承認我的想像力還蠻貧乏的。XD)

有些問題,可能已經困擾她們很多年了,
卻因為不知該向誰開口,就獨自默默忍受。
呼,在感嘆她們將阿信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同時,(←嘎,透露出我的年齡:P)
我開始想,我可以做些什麼?

有些困擾,
我可以做的是在旁安慰鼓勵,
也有些困擾,
我可以幫忙的是蒐集相關資訊,
當然,更有些時候,
我試著尋找相關資源與協助,

總結就是,
我希望,當女生朋友們在遇到性或是身體相關經驗等困惑,不知道可以跟誰說時,會想到這個部落格。
當獨自一人在默默苦惱是否只有自己有這樣的問題時,會想上來看一看是不是別人也有類似的狀況?

這就是部落格誕生的原因。

(真是平淡的結語,囧。)